北京圣泰实时电气技术有限公司在线监测设备成功案例
作者:北京圣泰实时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时间:2013-09-04 我要发布
1、发现电流互感器绝缘缺陷:
2002年7月在昆明青山220kV变电站安装运行的SIM在线监测系统,发现并跟踪了一起CT的绝缘劣化全过程。该组CT为LB1-110GYW型,于1997年投入运行,但自2003年3月开始,SIM监测系统发现其C相的介损监测数据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左图),经色谱分析H2含量高达6000ppM。在该CT退出运行后进行解剖,发现其金属膨胀器已经变形并有裂纹,在U形部位的低部绝缘皱纹纸及铝铂上存在明显的放电痕迹(右图)。
2、发现高压套管绝缘缺陷:
SIM绝缘状态监测系统在2007年5月27日2时55分,发现南方电网500kV天平Ⅰ线电抗器5013DK高压A相套管的电容量由原来的440pF突然增加至466pF(左图),增加了约6%,而介损仍维持在原来的0.3%左右水平,其它两相套管的监测数据也均正常。
鉴于该500kV线路停电困难,故决定依靠SIM装置来加强监视。在此后连续11天的跟踪监视期间,A相套管的绝缘参数均无变化迹象,但11天后的凌晨,发现A相套管的电容量又突然从466pF增至475pF(右图),相对增长约2%,B、C两相的监测数据仍无明显变化。
考虑到该500kV套管的电容量,经过这两次突变后电容量已经比初始值增加了8%,基本能够确认是因套管的部分电容屏出现贯穿性击穿,导致套管总体电容量突变。为防止缺陷进一步扩大引发恶性故障,在发现电容量第二次突变后的不到5个小时,有关部门就果断做出了停电检修的决定。
2007年6月9日,对该并联电抗器紧急退出运行,并进行预防性试验,发现在停电状态下测得的电容量及介损数据,与SIM在线监测系统的非常吻合,两者的电容量数据偏差仅为0.7%,介质损耗数据几乎完全相同(均为0.3%左右)。色谱分析发现该套管的C2H2已高达2500ppM,表明该套管存在严重的电弧性放电缺陷。
此后,对于SIM在线监测系统及时准确地发现了该500kV线路并联电抗器套管的绝缘缺陷,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南方电网公司有关部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3、发现变压器局放缺陷:
某局220KV主变油色谱异常,总烃逐渐增加到200ppM,且乙炔在较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到6ppm。2009年3月决定临时安装本公司的SIM3-PD超高频局放在线监测系统,对该变压器实施连续监测,并最终捕捉到该变压器断续发生的局部放电信号,并通过超声波法确定出放电源的部位,找到造成油色谱异常的原因。
SIM-PD局放在线监测装置发现,当变压器负载较低时,接收不到任何特高频UHF信号,但当负载较高时则可接收到较明显的超高频信号(下图),且存在典型局部放电特征。由于所检测到的特高频信号与负载的大小有关,故放电缺陷应与导体的通流回路有关,推断仅在负载较大时方会产生局部放电,造成了乙炔升高;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发现在B相高压套管正下方的中部信号最大。目前该变压器已返厂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