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与农业生产
作者:江苏新世纪江南环保有限公司时间:2009-11-06 我要发布
关键词:
由于缺S的广泛性,其对农业生产作用不容忽视。任何营养元素的缺乏都会降低其他非限制营养元素的效能。S既影响作物产量也影响产品品质。
1硫和作物产量
下表总结了在大田生产条件下,印度不同区域施S对谷类、豆类以及油类作物产量影响。
田间条件下作物施S平均效果
作物 |
研究点数* |
平均施S水平
公斤S/公顷 |
施S增产效果
公斤果实/公斤S |
小麦 / Wheat |
35 |
39 |
19.0 |
水稻 / Rice(Paddy) |
23 |
42 |
16.6 |
鸡嘴豆 / Chickpea |
6 |
85 |
5.3 |
鸽嘴豆 / Pigeonpea |
8 |
36 |
8.9 |
黑豆 / Blackgram |
9 |
30 |
5.4 |
绿豆 / Greengram |
6 |
40 |
3.3 |
落花生 / Groundnut |
29 |
34 |
13.3(荚果) |
芥菜 / Mustard |
29 |
43 |
7.7 |
向日葵 / Sunflower |
10 |
24 |
13.0 |
大豆 / Soybean |
8 |
36 |
9.4 |
亚麻 / Linseed |
5 |
26 |
9.5 |
*每种作物均超过5个点的研究资料
换句话说,在缺S土壤上施S均可不同程度增加作物产量。
32% - 落花生 / Groundnut
25% - 大豆 / Soybean
20% - 向日葵 / Sunflower
30% - 芥菜 / Mustard
22% - 鸽嘴豆 / Pigeonpea
17% - 水稻 / Rice
25% - 小麦 / Wheat
20% - 绿豆 / Greengram
16% - 亚麻 / Linseed
与其他主要营养元素相比,如此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确属有利可图。
2 硫和产品品质
硫,这个双赢的“产量+品质型营养元素”能够有效改善产品品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l 增加种子的含油量。
l 增加植物或收获物的蛋白质含量。
l 平衡草料N:S比例,从而改善其营养品质。
l 增加块茎作物的淀粉含量。
l 改善小麦的烘培品质。
l 增加甘蔗的出糖率。
l 改善椰子的市场销售性能。

在印度, S对提高油类作物含油量的作用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认同。事实上,每施用一公硫,可以增加3.0~3.5公斤食用油。目前,油料产量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S肥的施用有助于填补这个需求缺口。
施S增加含油量大致估算,如下图所示:
与不施S比较,施S对含油量的平均影响如上图所示。上图为研究结果的平均值。除以上大田作物外,脱克莱茶叶实验站 / Tocklai Tea Experiment Station、约海特 / Jorhat、阿萨姆邦 / Assam的研究结果表明S有益于改善茶叶品质。施用20公斤S/公顷可以将茶叶的质量指数从61.0提高到74.0(+21%)。
3 S施用经济回报

S是4个主要营养元素(N, P, K, S)中最廉价的事实仍然没有得到广发的重视。要正确认识以下几点:(1)硫的施用是十分有利可图的。(2)如投入水平相当,硫比其他营养元素可获得更高的效益。(3)硫是目前最为廉价的养分,不赢不亏点最低(购买一个单位S养分量需等价值产品的数量)。(4)要达到可接受的产投比(值不小于2.5)的要求,硫的投入水平更低。
按当前的养分及产品价格测算,购买一公斤S的费不到 0.6 公斤的谷物,甚至不到 0.4公斤的豆类或者油类种子。为了说明问题,假设谷类价格为10.0卢比/公斤,豆类/油类的价格为15.00卢比/公斤。如以下表格所示,施肥既可增产又可增收。
当前价格水平购买一公斤N、P、K、S养分需等价值谷类、豆类/油料的产品量
养分名称 |
零售价*
卢比 / 公斤 |
购买一公斤养分需要多少公斤产品 | |
N(尿素) |
10.5 |
1.00 |
谷类 |
0.70 |
豆类 / 油类 | ||
P2O5(磷酸二铵) |
16.22 |
1.60 |
谷类 |
1.81 |
豆类 / 油类 | ||
K2O(氯化钾) |
7.43 |
0.74 |
谷类 |
0.50 |
豆类 / 油类 | ||
S(平均) |
5.70 |
0.60 |
谷类 |
0.38 |
豆类 / 油类 |
*养分的零售价来源于FAI肥料统计(Fertiliser Statistics)
施S的平均产投比落在8~34之间,的确非常诱人。如下图所示。

10种供试作物施S的产投比
早期研究发现,缺S区域施S可以获得很高的收益,更多的近期研究(TSI-FAI-IFA 项目)进一步证实了这一观点,见下表:
田间条件下不同作物施S的经济回报
作物 |
不同施S水平产投比 (VCR) | ||
15 kg S / ha |
30 kg S / ha |
45 kg S / ha | |
水稻 / Rice |
36.8 |
29.9 |
21.5 |
小麦 / Wheat |
24.0 |
25.0 |
16.6 |
玉米 / Maize |
19.1 |
25.9 |
21.1 |
高梁 / Sorghum |
18.0 |
13.2 |
9.6 |
紫粟 / Pearlmillet |
16.0 |
17.8 |
18.5 |
绿豆 / Greengram |
8.0 |
7.5 |
6.7 |
黑豆 / Blackgram |
14.6 |
13.6 |
15.0 |
豇豆 / Pea |
23.9 |
15.7 |
12.1 |
大豆 / Soybean |
26.7 |
21.2 |
15.9 |
芥菜 / Mustard |
15.5 |
15.1 |
12.3 |
落花生 / Groundnut |
15.5 |
15.4 |
10.1 |
向日葵 / Sunflower |
20.6 |
16.3 |
20.1 |
马铃薯 / Potato |
10.0 |
10.0 |
6.0 |
洋葱 / Onion |
51.3 |
38.0 |
16.0 |
大蒜 / Garlic |
35.7 |
28.3 |
20.8 |
变幅 |
8.0–51.3 |
7.5–38.0 |
6.0–22.2 |
研究表明,在不同施S水平下,施S用均有较高的效益,能够给农户带来诱人的经济回报。假设农业生产实践中产投比达到2.5为最低要求,仅测算施S的直接效果(不考虑后效),当施S水平在15公斤S/公顷时, 产投比落在8.0到51.3之间,施用30公斤S/公顷时, 产投比在7.5到38.0之间;施用45公斤S/公顷时, 产投比在6.0到22.0之间,研究中没有1例产投比小于6,由此看来,S肥的施用的确是非常合算的。
在45例(作物数量×施S水平数量)中,产投比在5.0-15.0间的有14例(占31%),产投比在15.1-25.0间的有25例(占51%),产投比超过25的有25例(占18%)。如果考虑S肥施用对后续作物的残效(后效),S肥的效果还要远高于此。这个第四个作物主要营养元素,就收益方面来说,应该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