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应用>正文

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统:构建零碳园区的智慧核心解决方案

作者: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时间:2025-07-22 我要发布

安科瑞-雷胜标(商务与技术咨询18702110275)

1 引言:零碳园区的时代机遇与挑战

在“双碳”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工业园区作为我国工业产出的主要载体(贡献超50%工业产出)和碳排放的重要来源(约占全国总量31%),其绿色低碳转型迫在眉睫。零碳园区,即通过整合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智能充电设施及智慧化管理,实现园区内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净碳排放趋近于零的产业园区,已成为实现工业领域深度减排的关键路径 。

然而,建设真正的零碳园区面临诸多挑战:能源结构复杂(光伏、风电、储能、电网多源并存)、用能负荷波动大、碳排放精准核算困难、各系统独立运行形成“数据孤岛”、运维成本高企等。一套能够实现“源(新能源)-网(智能电网)-荷(负荷)-储(储能)-充(充电设施)” 全链条协同管理和精细化碳管控的智慧系统,是破局的关键 。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统正是为此而生的综合性解决方案。

2 需求及痛点:零碳园区建设的关键瓶颈

零碳园区的建设并非易事,主要存在以下核心需求和亟待解决的痛点:

  1. 能源协同优化难: 园区内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如何高效消纳绿电、避免浪费(如“弃光弃风”),并协调储能充放电、充电桩运行与电网电价

  2. (峰谷平),实现经济最优运行,是核心需求。传统人工调度或孤立系统难以应对 。

  3. 碳排放精准核算难: 缺乏统一、实时的碳排放核算标准和方法。间接排放(如外购电力)常被忽视或估算不准,难以精确追踪到具体产线、设备或工序,影响减排策略的制定和碳资产管理的有效性 。

  4. 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压力大: 大量新能源接入可能引发电网波动、电能质量下降(如电压不稳、谐波)、甚至“孤岛运行”风险。老旧配电设施扩容困难,缺乏有效的实时监控和预警手段,故障恢复时间长 。

  5. 用能成本高企: 企业普遍面临基础电费(按变压器容量或最大需量计费)和峰谷电价差带来的高额电费压力。缺乏有效的需量管理和峰谷套利手段 。

  6. 运维管理低效: 传统运维依赖人工巡检,效率低、成本高、隐患发现滞后。设备分散,数据难以集中管理和分析,形成“信息孤岛” 。

 

 

 

3 安科瑞EMS3.0解决方案

3.1 系统概述:智慧能源“大脑”

安科瑞EMS3.0是一款面向企业微电网(涵盖园区场景)的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它采用先进的物联网(IoT)、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技术,构建了一个“云(平台)-边(本地网关/控制器)-端(现场设备)”协同的开放式分层架构 。

  • 端(设备层): 在园区“源、网、荷、储、充”各关键节点部署智能感知设备,如多功能电力仪表(监测电参量)、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储能变流器(PCS)及电池管理系统(BMS)接口、充电桩控制器、电能质量监测装置、电气安全传感器等。负责实时、毫秒级采集能源生产、传输、消耗、存储及环境状态等全量数据 。

  • 边(网络通信层 & 边缘计算层): 通过智能网关、网络交换机等设备汇聚现场层数据。智能网关具备本地数据存储、协议转换(支持Modbus, IEC 61850等多种工业协议)、边缘计算能力。在网络中断时,可暂存数据并在恢复后续传,保证数据完整性;同时可执行部分本地化快速控制策略(如基于预设规则的紧急切负荷) 。核心设备之一是ACCU-100微电网协调控制器,作为本地策略执行核心,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 。

  • 云(平台层): 部署在本地服务器或云端(公有云/私有云),是系统的“决策中枢”。包含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Web服务器。平台通过B/S(浏览器访问)和APP方式提供人机交互界面,对海量数据进行存储、深度分析、可视化展示、智能预测(如光伏发电、负荷需求)和优化决策,并生成控制指令下发给边缘层执行 。

 

 

 

表:安科瑞EMS3.0系统分层架构与功能

层级

核心组件/功能

关键作用

云(平台层)

数据服务器、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B/S架构、APP访问

数据存储、深度分析、可视化、预测优化、决策控制

边(边缘层)

智能网关、ACCU-100协调控制器;协议转换、本地存储、边缘计算

数据汇聚、协议转换、本地策略执行、断网续传

端(设备层)

多功能电表、光伏监测、BMS/PCS接口、充电桩控制器、传感器

实时数据采集(毫秒级)、状态感知

3.2 功能特点:赋能零碳的核心能力

EMS3.0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强大的软件功能,这些功能直指零碳园区的痛点:

  1. 全景监测与可视化管理:

    • 能流大屏/组网拓扑图: 直观展示园区内能源(市电、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负荷)的实时流动情况、功率趋势、设备状态、关键指标(如发电量、用电量、SOC、碳排放)。构建虚拟能源网络,让管理者一目了然 。

    • 能源综合报表: 按尖、峰、平、谷时段,分类分项(电网、光伏、风电、储能、充电桩、负荷)精确统计用能数据、发电数据及收益情况 。

  •  


     

  1. 多能协同与智能调度:

    • 削峰填谷: 在电价低谷时段充电,高峰时段放电,利用峰谷差价套利。

    • 需量控制: 平滑负荷曲线,降低月度最大需量,显著减少基础电费(案例显示可降低21%,年节约200万元) 。

    • 柔性扩容: 在用电负荷激增接近变压器容量极限时,储能快速放电补充,避免增容投资或罚款 。

    • 新能源最大化消纳: 结合光伏/风电功率预测(精度>85%)和负荷预测,动态调整策略。通过防逆流控制技术(刚性切断或柔性调节逆变器输出功率),确保绿电优先本地消纳,避免向电网反送电导致罚款(满足“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政策),典型案例绿电消纳率可达95% 。

    • 储能经济优化运行:

 

 

 

  •  

    • 充电桩有序控制: 根据实时电价、电网总负荷、充电需求紧迫度(支持“先入先充”、“竞价”、“邀约”等模式),动态调节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或启停,实现负荷的“削峰填谷”,降低对配电网的冲击和运营成本(案例显示成本降低20%) 。

  •  


     

  1. 精准碳排管理与追踪:

    • 全链路碳计量: 内置2000+碳排放因子数据库,覆盖范围一(直接排放)、范围二(外购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和范围三(可选,如供应链排放)。可精确追踪到具体产线、设备甚至工序的碳排放 。

    • 碳排热力图/报表: 自动生成碳排放热力图、趋势图及标准化报告,相比传统人工核算,时效性提升80%,满足国内外碳核查(如欧盟碳关税CBAM)和碳交易市场需求 。

  •  


     

  1. 虚拟电厂(VPP)与市场互动:

    • 资源聚合: 将园区内分散的可调节负荷(如柔性生产线)、分布式电源(光伏、风电)、储能系统聚合为一个整体 。

    • 参与电力市场: 接受电网调度指令,参与需求响应(DR)、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或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为园区创造额外收益(案例:某化工园区季度收益380万元) 。

  •  

     

  1. 安全可靠运行保障:

    • 并网安全监控: 实时监测电能质量(电压、谐波、频率)、实施防孤岛保护,确保新能源安全并网 。

    • 智能预警与运维: 基于AI的设备状态分析,预测潜在故障(准确率>90%),实现预测性维护,减少突发停机(案例:变压器故障率下降60%)。支持智能巡检(可集成机器人),降低人工成本(案例:运维人力减少45%) 。

    • 多重安全防护: 从设备层到平台层,采用数据加密(SSL)、身份认证、访问控制等机制保障信息安全 。

  •  

 

4 系统应用实践:从蓝图到现实

安科瑞EMS3.0已在多个类型的零碳园区/项目中成功应用,验证了其效果:

  1. 工业园区案例 (浙江某能源集团):

    • 挑战: 高电费成本,光伏利用率不足,缺乏统一管理。

    • 方案: 接入3台光伏逆变器、储能系统、182个能耗监测点、2台汽车充电桩、3台电瓶车充电桩。

    • 成效: 通过动态储能策略(峰谷套利+需量控制)和有序充电,光伏消纳率提升至85%,整体用电成本降低约20% 。

  •  

  1. 啤酒厂光伏防逆流项目:

    • 挑战: 1MW光伏装机,3个并网点,需严格满足“自发自用、余电不上网”政策,避免电网考核。

    • 方案: 部署防逆流保护装置(刚性控制)和防逆流管理系统(柔性调节,动态控制逆变器最大出力)。

    • 成效: 实现光伏最大功率利用,同时确保并网断路器不因逆流跳闸,满足电力公司考核要求 。

  •  

  1. 高速公路风光储一体化 (河南某项目):

    • 挑战: 服务区远离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要求高,新能源波动大,充电桩需求增长快。

    • 方案: 协调服务区屋顶/空地光伏、小型风机、储能系统与充电桩。

    • 成效: 实现能源部分自给自足,通过峰谷套利显著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供电可靠性 。

  •  

  1. 大型零碳示范园区 (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

    • 理念: “风光储氢”一体化,100%绿色能源供给。

    • 支撑: 应用类似EMS的智能物联源荷互动控制系统。

    • 成效: 本地风光直供占比80%,电网交易20%,新能源消纳率提升至92%,年减排超120万吨 。

  •  

 

5 硬件选型:构建系统的基石

EMS3.0的成功运行依赖于底层可靠、兼容性强的智能硬件。核心硬件包括:

  1. 核心控制单元:

    • ACCU-100 微电网协调控制器: 核心边缘计算与控制单元。负责本地设备数据采集(支持多协议)、本地策略执行(如削峰填谷、备用电源切换)、与云端平台通信。具备毫秒级响应能力,适应高温、潮湿等复杂工业环境。典型支持容量:光伏≤400kWp,储能≤400kW 。

  •  

  1. 感知监测层设备:

    • AMC/APM 系列多功能网络电力仪表: 安装于配电回路,实时监测电压、电流、功率、电能、功率因数、频率等全电参量,是能源计量与分析的基石 。

    • 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通讯管理机: 采集组串式光伏逆变器或汇流箱的发电数据、运行状态 。

    • 储能系统接口 (BMS/PCS通讯): 实现与储能电池管理系统(BMS)和储能变流器(PCS)的通讯,获取SOC、温度、充放电状态、告警信息等关键数据 。

    • 充电桩控制器/通讯接口: 实现对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启停控制、功率调节、状态监测、计费数据采集 。

    • APView500 电能质量在线监测装置: 监测电压暂降/暂升、谐波、闪变等电能质量参数,保障用电安全和设备寿命 。

    • 无线测温传感器/接收器: 监测电气接点温度,预防过热故障,保障电气安全 。

    • 环境传感器 (温湿度、水浸、烟雾等): 监测配电房/关键设备环境状态 。

  •  

 

 

表:安科瑞EMS3.0系统主要硬件选型

硬件类别

代表型号/系列

主要功能

核心控制单元

ACCU-100

本地数据采集、协议转换、边缘计算、本地策略执行

电力监测仪表

AMC系列、APM系列

全电参量实时监测与计量

光伏监测

光伏汇流箱监测装置、通讯机

光伏发电数据采集、逆变器状态监控

储能接口

专用BMS/PCS通讯接口

电池状态(SOC)、温度、PCS状态监控

充电桩管理

充电桩控制器/通讯模块

充电桩启停控制、功率调节、状态监测、数据采集

电能质量监测

APView500

电压波动、谐波、闪变等电能质量参数监测

电气安全监测

ARCM系列、无线测温

漏电监测、电气接点温度在线监测

环境监控

温湿度、水浸、烟雾传感器

配电房/设备运行环境监测

6 结论:迈向零碳未来的智慧引擎

安科瑞EMS3.0能源管理系统,通过其开放的分层架构、强大的感知能力、智能的分析决策引擎和灵活的控制策略,有效解决了零碳园区建设中的核心痛点——能源协同优化、碳排精准管控、安全稳定运行和降本增效。

它不仅是园区能源数据的“汇聚中心”和运行状态的“可视化窗口”,更是实现“源-网-荷-储-充”动态平衡、最大化消纳可再生能源、深度参与电力市场的“智慧大脑”。通过实际应用验证,该系统能够显著提升园区绿电消纳率(可达95%以上)、降低综合用能成本(15%-30%)、精确量化碳排放、并提升供电可靠性和运维效率。

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如深化AI预测算法、融合氢能、拓展V2G车网互动)以及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如虚拟电厂、电力现货市场、碳交易市场),安科瑞EMS3.0将持续进化,赋能更多工业园区从“高碳耗能”向“低碳高效”乃至“零碳负碳”转型升级,成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核心技术支撑 。零碳园区的实现,离不开像EMS3.0这样的智慧能源“掌舵人”。

北极星光伏商务通微信

北极星电力商务通微博

扫一扫
关注北极星商务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供应商档案

江苏安科瑞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星级
企业认证: 企业已认证已认证
所在地区: 江苏
主营产品:

网络电力仪表,电量传感器,继电器,电能质量治理装置,光伏汇流箱,智能电动保护器,低压开关柜,中压保护装置,通讯机柜

收藏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