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运,功率因数不达标被罚款怎么办?
作者:深圳市中电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时间:2025-05-07 我要发布
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新能源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因地制宜安装,实现就地消纳,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但近年来随着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不断提升,在系统运行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是“ 功率因数不达标产生罚款 ”。
某项目位于分布式光伏较发达的江浙地区,工厂屋顶装机容量6MW,现有38台逆变器经变压器升压后汇流到1个10kV并网点,接入厂内原有35kV变电站新增的10kV出线,光伏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考核点位于35kV进线,光伏投入后导致功率因数低于国网要求而产生力调电费。
CET为其提供了PMC-1606+HDMI就地调控显示方案,内置功率因数闭环调节策略,接入逆变器、考核点电表等设备,以考核功率因数为目标值对逆变器动态闭环调节,平衡逆变器有功、无功出力,兼顾发电经济性,保证功率因数满足电网考核要求。
功率因数调节系统投入前后系统运行状况对比,功率因数治理效果显著:当天平均功率因数调节前0.76,调节后0.948。(考核值:0.9)
统计现场功率因数和力调电费(力调电费为正是罚款,为负是奖励)发现,9月份投入功率因数调节策略后,调节效果明显,切实为客户提高经济效益。
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运后,功率因数为什么存在不达标问题?
在光伏电站投运后,可以把电网和光伏视为两个电源点,两个电源都可以为负载供电,但“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模式下,光伏优先为负载供电,就地消纳不了的余电并入电网。
当负载 Pf 稳定时,随着光伏出力 P2 增加,负载从电网获取的有功 P1 就会减少(余电上网时 P1 为负),理论上从电网获取的无功 Q1 也要减少,由企业电站内无功补偿或光伏电站提供无功,但实际运行中由于站内无功补偿容量不足、智能投切失效等问题,电站仍需从电网获取大量无功 Q1 ,导致功率因数降低。
CET推出的PMC-1606虚拟电厂控制终端,可为客户提供适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功率因数治理方案,实现增效降本。
PMC-1606是集远动机、4G通信、纵向加密、轻量级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光储策略控制网关,内置CET自主研发的AGC/AVC、Web组态等APP,可满足分布式光伏、储能等系统的实时调控和监视需求,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光伏电站、储能集装箱/电池预制舱、园区微电网和虚拟电厂等场景。
功率因数调节原理
· 考核电表和逆变器通过RS485接入PMC-1606,实时采集电网考核点功率因数和所有逆变器的实时功率;
· 内置功率调节策略,通过智能算法调节逆变器实现动态无功补偿,从而使功率因数满足电网考核要求;
· 支持HDMI触摸屏实时显示电站调节信息,方便客户运维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