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应用>正文

安全管理防“疲劳”

作者:武汉国电西高电气有限公司时间:2012-11-12 我要发布

关键词: 管理

 

 

摘要:论述了安全意识“疲劳”表现及导致“疲劳”的因素,探讨采取缓解安全管理疲劳措施,指出安全管理者要积极主动地搞好安全管理、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与深入实际到位、检查考核和奖惩到位。

现在安全管理措施不可谓不全面,安全压力不可谓不大,安全处罚不可谓不严,但是事故为什么还是频繁发生?发生事故的原因很多,这里从安全意识“疲劳”方面加以解答。

一、安全意识“疲劳”的涵义

“安全疲劳”,顾名思义,就是指职工长期从事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还要接受不停的安全检查,执行着重复的作业规程,久而久之,大脑就难免对安全概念产生麻痹、松懈和疲劳,对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产生抑制、排斥和疲沓的意识。 正是这种安全意识“疲劳”导致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安全管理者的素质有关,

与安全生产环境有关,与运用的安全管理体系有关。安全管理所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时间段较长,需要生产操作者与安全管理者的密切配合,长期的努力。由于这个长时间段的存在,安全管理易出现“疲劳”,从而影响安全效果。安全生产管理,来不得半点马虎,更容不得掺假。要谨防安全生产管理上出现“疲劳”现象,时刻长鸣安全警钟,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全体员工具有锐利的眼神和一颗高度的责任心,共同参与防范和有耐力地培育管理,全员推进和完成安全管理“疲劳”预防工作。 

二、 安全意识“疲劳” 具体 表现

安全意识“疲劳” 具体有以下四种 表现

(1) 抑制 :指对安全学习、安全教育等活动呈停滞、空白,甚至排斥、抵制状态,对活动不感兴趣,听不进,记不住,安全学习只是走过场,有躲避和逃遁的主观愿望。

(2) 松驰 :指在执行规程和纪律等方面,松懈、疲塌、不认真。基本特征是经常违章违纪,工作时蛮干,自以为是。

(3) 紧张: 指在安全生产中,特别是在保持了较长一段安全纪录的情况下,员工会产生一种无名的压力感。表现特征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设备的异常,事故或特殊情况的出现,感到惊慌失措,忧心忡忡,自己不相信自己,结果越怕越出事。

(4) 模糊 :指思绪不清,经常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转移,思维定势错误,判断推理似是而非等现象。在工作中表现为马虎凑合、不在乎、麻痹、侥幸、图省事,以至违章、违纪,出事故。

三、 导致安全意识“疲劳”的因素

导致安全意识“疲劳”的因素 主要 有四个:

(1) 生理因素: 人的大脑只有健康合理的使用,才能持久、高效地运行。相反,长期从事单调、枯燥、紧张、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工作,大脑就可能对安全学习和教育出现抑制、排斥和麻痹等意识“疲劳”反应,从生理学角度讲这是大脑的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但从安全生产角度看,如果人们不善于因势利导地进行科学调整,就会产生各种不安全隐患。

(2) 心理因素: 不健康的心理很容易导致安全意识“疲劳”。这类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紧张、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往往使员工思想意识高度集中和紧张,整天心神不安,总怕有一天要出事,久而久之,演变为严重的安全意识“疲劳”。

② 沉闷、压抑心理。这种心理造成工作时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以应付、对付,低标准来对待本职工作。长期下去,心理负担不断加重,也造成“疲劳”。

③ 厌倦、排斥心理。这种心理青年人居多,也叫逆反心理。它反映青年工人对血的事故教训缺乏深刻认识,易陷入盲目自满状态。

(3) 环境因素: 不良的环境会给安全意识带来消极影响。如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对员工队伍的腐蚀和影响。一些员工对不良现象从反感到羡慕,从鄙视到追求,导致不热爱本职工作,造成安全意识淡薄。

(4) 领导因素: 如果领导不是从理论高度,以自觉意识和科学的方法,以身作则地抓安全意识教育,而是靠形式主义用空洞说教,硬性灌输,安全教育势必走过场,员工的安全意识必然削弱以至“疲劳”。

四、采取积极措施,缓解安全管理疲劳

科学表明人在生理上存在着疲劳极限,主要表现为“累”。比如一个长跑运动员能比别人跑的快,是因为运动员比常人身体素质好,疲劳极限出现的较迟,这是运动员长期锻炼的结果。安全管理也是同样的道理,从理论上讲,一个企业的安全工作长期抓得严、细、实,员工安全生产的综合素质较高,那么这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出现的就迟,安全生产周期也就较长;反之则这个企业的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就会较早出现,安全生产周期也就相应较短,造成事故多发,且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如何预防和推迟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出现,最终消除“疲劳”。这就要求我们安全管理者要主动、积极地搞好安全管理,变“事后追查”为“事前预防”,使广大基层员工树立起“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本质转变。要达到这“三个转变”,各级安全管理者要坚决做到思想到位、制度措施到位、深入现场与深入实际到位、检查考核与奖惩到位,努力确保安全工作适应新形势下所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新机制。 

(1)要有长远的安全管理意识。安全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作为安全管理者必须要有忧患意识和超前意识,克服潜意识中的惰性和厌战情绪。无论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都要始终保持执行安全法规不脱节、不变形、不打折扣,要有“不松懈”的安全管理思想,树立起长久抓安全的意识,彻底改变“安全形势好时松口气,安全形势差时憋股劲”的被动管理模式。

(2)要有阶段性的安全管理目标。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安全工作还必须要有创新,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的安全工作特点,通过新颖、有效的形式,分阶段来推动安全工作的开展。这样不仅有利于及时总结前一段安全工作的成绩和不足,而且有利于消除安全管理长期紧张状态带来的心理上的疲劳。

(3)要力求创新安全思想教育。特别是在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上,要不断有所创新和发展,实行分层次教育,各有侧重。管理人员是促进安全生产的关键群体,教育的重点是不断增强这一群体人员一丝不苟抓安全生产措施落实的自觉性,增强他们深入基层、深入现场的作风建设,教育的目的是使这部分人员充分认识到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他们所起的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教育的方式是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存在丝毫的犹豫和姑息。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指挥。把普通员工作为实现安全生产的重点群体,突出自我保安与互助保安教育。落脚点是杜绝违章操作和蛮干。

(4)要建立起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千头万绪,稍有失误就有可能顾此失彼。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就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措施,建立起有效的考核机制。特别是在整体工作上要做到狠、快、深、活。狠,即在制度措施的制定与落实上突出一个“狠”字,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对于安全生产制度措施落实不到位和检查出的“三违”现象和“三违”人员,除进行必要的教育外,在经济上给予相应数额的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快,即对整改措施落实得快,能抢一秒,不等一分。做到一般问题不过班,重大问题不过天,特殊情况有专人抓落实;问题不解决,责任人不许离开现场。深,即对于排查出的问题分析透彻,宁可小题大做,决不因小失大。针对问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查找根源上,从思想认识到制度措施的落实过程,层层分析,一追到底。活,即抓安全制度措施的落实方法要活,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拘泥于形式,只重视效果。通过定期、不定期的动态安全检查,把安全事故苗头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确保安全生产。

(5)要抓好安全薄弱环节的管理。如果把安全工作比作一根连环,那么,这根连环的强度取决于最弱的一环。要走出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必须牢牢把握住最弱的一环不出问题,否则就会前功尽弃。试想,如果此时失去了有效的监督,员工在困难的生产条件下,很容易产生碰运气的想法,能凑合就凑合,造成安全管理疲劳极限提前出现。 

从某种意义上讲,事故的发生是安全管理疲劳极限出现的必然结果。走出了安全管理疲劳极限的误区,安全工作也就有了可靠的基础和保证。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安全管理由于受到自然条件和员工综合素质的制约,在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我们一如既往的坚持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认真执行好安全法规,树立起“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观念,在安全管理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加一把劲,再努一把力;各级安全管理者再细心一点、再深入一点、再严厉一点,再多奉献一点,那么,我们就一定能够在安全生产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也就一定能够创下新的更长的安全周期。

 

北极星光伏商务通微信

北极星电力商务通微博

扫一扫
关注北极星商务通官方微信公众号及微博,及时获取最新资讯。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 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供应商档案

武汉国电西高电气有限公司
企业认证: 企业已认证已认证
所在地区: 湖北
主营产品:

直流高压发生器,试验变压器,工频耐压试验装置,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高压开关综合测试仪,精密数字高压表,干式试验变压器,高压组合电器试验设备,冲击电流发生器,局部放电检测系统,六油杯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系统,变压器绕组变形测试仪,电力变压器线圈加热装置,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阻抗法)测试仪,全自动绝缘油介电强度测试仪,智能电缆带电识别仪,数字音频寻线器,多倍频感应耐压试验装置,PT特性测试仪,高低压开关柜通电试验台,高压设备故障激光定位仪,智能绝缘电阻测试仪,双钳接地电阻测试仪,可调高压数字兆欧表,电能质量测试仪,发电机转子交流阻抗测试仪,火电一次调频与机组同期仿真测试仪,便携式氢气湿度测量仪,语言验电器,接地棒_令克棒_放电棒_操作杆,异频介损自动测试仪等。

收藏此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