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补技术
作者:中国电科院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时间:2010-02-24 我要发布
串补技术
1.发展历程
2.技术鉴定
3.技术特点
中电普瑞串补装置具有如下技术特点:
① 实现串补装置的调节、控制、保护系统完全双重化,大幅提高了串补装置可靠性。
② 激光送能与线路取能相结合且实现无缝切换的供能模式,提高了平台电源系统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增强了平台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③ 光电测量技术,集中转换模式,特殊电磁屏蔽设计,提高了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
④ 处于领先地位的大功率晶闸管阀串联技术、晶闸管阀TE板取能技术和自纠错技术。
⑤ 世界领先的大功率晶闸管阀组设计技术、试验技术。
⑥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OV配片技术,使MOV柱间电流不平衡系数<5%,两组MOV间电流不平衡系数<5‰,在配片和均流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⑦ 特殊设计的火花间隙装置,确保间隙具有精确的击穿电压和较高的可靠性。
4.所获专利
授权专利1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受理专利5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
专利列表:
输电线路固定串补/可控串补装置”项目专利列表
5.经济、社会及环境效益
1)显著提高线路输送能力
串补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保证电网经济运行。
2004年投运的成碧220kV可控串补工程使线路输送能力由235MW提高到350MW,输送能力提高了约48.9%,有效满足了甘肃碧口地区水电汛期送电的需要。
2007年投运的伊冯500kV可控串补工程使线路输送能力由1584MW提高到2500MW,输送能力提高了约57.8%,确保了蒙电外送。
2008年投运的浑源500kV串补工程使线路输送功率由360万千瓦提高到480万千瓦,输送能力提高了约33.3%,满足了托克托电厂满发满送的需求。
2)节约高额基建投资
加装串补装置可有效满足线路送出的要求,避免建设新的输电线路,降低了巨额的线路建设费用。
成碧220kV可控串补工程使甘肃电网公司少建一条200多公里的220千伏线路,节省基建投资约1亿元人民币。
伊冯500kV可控串补工程使东北电网有限公司少建一条390多公里的500千伏线路,节省基建投资约3亿元人民币。
浑源500kV串补工程使华北电网公司少建一条500多公里的500kV线路,节省基建投资约6亿元人民币。
3)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采用可控串补装置,不需要建设新的输电走廊,减少了对森林植被的破坏,保护了环境,具有极大的生态效益。
成碧220kV可控串补工程减少输电走廊面积约600多公顷,减少了对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有效保护了九寨沟地区宝贵的生态资源。
伊冯500kV可控串补工程减少输电走廊面积1500公顷,减少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砍伐约750公顷,有效保护了中国大兴安岭原始生态资源。
浑源500kV串补工程减少了对大量耕地的占用以及树木砍伐,避免了对当地森林植被的破坏,环境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