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控制系统的挑战和未来——《科远通讯》专访****热控专家吕剑虹教授
作者:南京科远自动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时间:2009-08-15 00:00:00 我要发布
2009年8月1日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在南京市组织召开了科远股份“NT6000分散控制系统”科技成果鉴定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NT6000分散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能够满足大型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的应用要求。NT6000分散控制系统在可靠性和易用性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是科远股份专注于热工自动化,十六年如一日,不断实践、求索和创新,通过在专业领域的厚积薄发,打造出的专业化的产品。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与会专家的意见,《科远通讯》专门采访了专家组成员之一东南大学能源和环境学院自动化系系主任吕剑虹教授。

吕剑虹教授:受鉴定委员会委托,测试组对科远股份 “NT6000分散控制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进行了客观地测量和验证。测试平台使用的是舟山300MW机组DCS及大唐南京电厂2×660MW辅助车间集中控制DCS的工厂调试系统。测试方案在行业通用标准的基础上,在DCS的性能方面进行了补充,测试结论表明这两套工厂调试系统能够满足《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的要求。
吕剑虹教授:DCS从上世纪70年代诞生以来,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程,对于一个单一产品而言,在自动化控制装置的发展过程中,其生产周期显得有点长了。而在国内,从80年代末引进DCS技术以来,进口DCS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导,而国产DCS从90年代才开始起步,直至本世纪初才逐渐发展成熟。
吕剑虹教授:这个现象非常地有意思,如果把DCS看作是一个产品,其存在的时间确实有点长了。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DCS更多地是一种思想,一种分散控制、集中处理的思想,至于其中采用的技术,无论是通讯技术,还是计算机技术,都不是静态和僵化的,而是不断进化和发展的。DCS能够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与时俱进,这可能也就是DCS能够常保青春的原因。
吕剑虹教授:技术的进步是国内企业在与国外企业竞争中赢得市场机会的关键所在。虽然国外企业综合实力要高于国内企业,但我们要通过发展来努力缩小这一差距并最终超越。在这里我给科远股份提几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