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变强港:上海港的绿色探索
作者:长春发电设备总厂时间:2010-04-09 00:00:00 我要发布
关键词:
绿色探索
包起帆又在做什么?这是很多航运界人士关心的话题。因为,通过他,你可以看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发展到了哪个阶段。
打造上海绿色港口
23日上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包起帆邀请了交通部的官员来到外高桥二期码头上的101号桥吊旁,来观摩一个绿色的箱型设备。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为停泊在码头不同泊位的大型集装箱班轮提供移动式岸基电源的装备。通过9根电缆输送,停靠在这里的“新福州号”集装箱轮关闭了船上的柴油发动机,由岸上提供电源。
从22日下午“新福州号”集装箱轮接上岸上电源,包起帆和他的合作者们紧张地观察了一夜。
23日上午,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爱国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再次现场确认,供电一切正常。港迪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的合作伙伴,他们联合开发了这套设备。
船舶停靠码头时,同样需要燃烧大量重油或柴油发电,来维持正常运转。
从船上供电到岸上供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电源的问题。虽然国际港航界一直希望解决这种码头上的流动烟囱,但却进展甚微。比如,船用电频率和电压与码头电网不同,中国港口的电压和频率是50赫兹和380伏,而船舶所使用的则是60赫兹和440伏,不同的电制使得二者的对接难度不小。“电压变化容易,但是对交流电来说,频率的变化相当困难。”向爱国说。
据介绍,这项成果若推广应用至所有到港大型船舶,每年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3.3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131.5万吨,节约36.6万吨标准煤。
不仅如此,该项技术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类似“新福州号”这种载重量6000TEU的船舶停靠1天消耗7吨左右的柴油,花费3万多元人民币,但是用岸电的话,花费只有1万多块钱。
“粗略地统计,上海港口每天停靠的大型船舶有180~200艘,小船不计其数,将来总有一天,这些船舶靠岸后就会把发动机全部关掉。”包起帆对本报记者说。
抓斗大王
从最初使他声名鹊起的抓斗,到后来推进内贸集装箱航运、集装箱电子标签,再到现在的移动式岸基船用供电系统,细细数来,包起帆的每一步创造发明和创新的历程,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同步。
1968年11月,刚刚17岁的包起帆进入上海港第四装卸作业区当了一名装卸工。这是一个专门装卸木材、生铁的专业化码头。多少年来,码头上装卸木材一直沿袭着笨重而又危险的手工操作法,先由工人拿着28毫米粗钢丝绳人工捆扎后,再用起重机起吊。由于每根原木重达几百斤,又圆又滑,起吊中随时可能下坠……
“经过将近三年的研究,1981年10月,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木材的抓斗诞生了。包起帆发明的‘双索门机抓斗’,用两根起重索使抓斗顺利地打开和闭合,抓原木似老鹰抓小鸡,‘轻轻一抓就起来’。人木分离的目标实现了!木材装卸工的安全有保障了。”当时一篇报道包起帆事迹的通讯这样描写道。
此后,从“木柴抓斗”到“单索生铁抓斗”、“异步启闭废钢块料抓斗”等,装卸机械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改变了我国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装卸工艺的落后状况,包起帆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
智能化自动化码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传统大港和对外开放的重镇,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如何让码头的运能跟上进港货物的增长,从机械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迈进,成了包起帆新的思考课题。他开始研究世界集装箱码头研究的最前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实现码头操控“无人化”上,放在了依靠高科技全面提升码头效率能级的全新道路上。
当时,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龙门吊无法识别来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集卡。这个环节,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也只能采用人工操作。
2003年,包起帆提出创意并带领团队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2006年,他主持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桥式抓斗卸船机、全自动散货装船机和我国首台全自动散货斗轮堆取料机,成功建成了散货码头作业自动化系统。
借助这些成果,2008年包起帆又在上海罗泾二期散货码头上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全自动散货码头。
包起帆依然清晰记得,1968年自己刚刚进入上海港工作时,当时的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才3570万吨,上海港在世界上没有相应的地位,压船压货严重、人拉肩扛普遍。
而41年后的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00.1万标准箱,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如今,上海港已经是世界大港了,但如何使我们从大港走向强港,走通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包起帆一定也会这样说
打造上海绿色港口
23日上午,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副总裁包起帆邀请了交通部的官员来到外高桥二期码头上的101号桥吊旁,来观摩一个绿色的箱型设备。这是世界上第一台能够为停泊在码头不同泊位的大型集装箱班轮提供移动式岸基电源的装备。通过9根电缆输送,停靠在这里的“新福州号”集装箱轮关闭了船上的柴油发动机,由岸上提供电源。
从22日下午“新福州号”集装箱轮接上岸上电源,包起帆和他的合作者们紧张地观察了一夜。
23日上午,武汉港迪电气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爱国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再次现场确认,供电一切正常。港迪是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的合作伙伴,他们联合开发了这套设备。
船舶停靠码头时,同样需要燃烧大量重油或柴油发电,来维持正常运转。
从船上供电到岸上供电,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移动电源的问题。虽然国际港航界一直希望解决这种码头上的流动烟囱,但却进展甚微。比如,船用电频率和电压与码头电网不同,中国港口的电压和频率是50赫兹和380伏,而船舶所使用的则是60赫兹和440伏,不同的电制使得二者的对接难度不小。“电压变化容易,但是对交流电来说,频率的变化相当困难。”向爱国说。
据介绍,这项成果若推广应用至所有到港大型船舶,每年将减少有害物质排放3.38万吨,二氧化碳排放1131.5万吨,节约36.6万吨标准煤。
不仅如此,该项技术还有着很好的经济效益。据了解,类似“新福州号”这种载重量6000TEU的船舶停靠1天消耗7吨左右的柴油,花费3万多元人民币,但是用岸电的话,花费只有1万多块钱。
“粗略地统计,上海港口每天停靠的大型船舶有180~200艘,小船不计其数,将来总有一天,这些船舶靠岸后就会把发动机全部关掉。”包起帆对本报记者说。
抓斗大王
从最初使他声名鹊起的抓斗,到后来推进内贸集装箱航运、集装箱电子标签,再到现在的移动式岸基船用供电系统,细细数来,包起帆的每一步创造发明和创新的历程,都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发展同步。
1968年11月,刚刚17岁的包起帆进入上海港第四装卸作业区当了一名装卸工。这是一个专门装卸木材、生铁的专业化码头。多少年来,码头上装卸木材一直沿袭着笨重而又危险的手工操作法,先由工人拿着28毫米粗钢丝绳人工捆扎后,再用起重机起吊。由于每根原木重达几百斤,又圆又滑,起吊中随时可能下坠……
“经过将近三年的研究,1981年10月,中国港口史上第一只用来卸大船木材的抓斗诞生了。包起帆发明的‘双索门机抓斗’,用两根起重索使抓斗顺利地打开和闭合,抓原木似老鹰抓小鸡,‘轻轻一抓就起来’。人木分离的目标实现了!木材装卸工的安全有保障了。”当时一篇报道包起帆事迹的通讯这样描写道。
此后,从“木柴抓斗”到“单索生铁抓斗”、“异步启闭废钢块料抓斗”等,装卸机械创造性地解决了一批关键技术难题,改变了我国港口木材、生铁、废钢等货物装卸工艺的落后状况,包起帆也因此成为闻名遐迩的“抓斗大王”。
智能化自动化码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上海作为中国传统大港和对外开放的重镇,码头年货物吞吐量连创新高。如何让码头的运能跟上进港货物的增长,从机械化向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迈进,成了包起帆新的思考课题。他开始研究世界集装箱码头研究的最前端——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如何实现码头操控“无人化”上,放在了依靠高科技全面提升码头效率能级的全新道路上。
当时,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龙门吊无法识别来自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集卡。这个环节,国际上最先进的自动化码头也只能采用人工操作。
2003年,包起帆提出创意并带领团队建设了我国首座集装箱自动化无人堆场;2006年,他主持研制了世界上首台全自动桥式抓斗卸船机、全自动散货装船机和我国首台全自动散货斗轮堆取料机,成功建成了散货码头作业自动化系统。
借助这些成果,2008年包起帆又在上海罗泾二期散货码头上建成全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个全自动散货码头。
包起帆依然清晰记得,1968年自己刚刚进入上海港工作时,当时的上海港年货物吞吐量才3570万吨,上海港在世界上没有相应的地位,压船压货严重、人拉肩扛普遍。
而41年后的2009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完成5.92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2500.1万标准箱,全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
如今,上海港已经是世界大港了,但如何使我们从大港走向强港,走通自主创新之路,这是我们的历史责任。包起帆一定也会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