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风电”成趋势 设备面临智能化升级
作者:保定市电力互感器厂时间:2015-04-03 00:00:00 我要发布
关键词:
智能化
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新常态
风电设备面临智能化升级
性能和质量不断提升警惕抢装潮埋隐患 “互联网+风电”成趋势
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月底,我国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亿千瓦,经历了“过山车”后的风电设备制造业重回理性发展轨道。无论是国家层面密集发布促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发电的政策,还是国家能源局关于做好2015年风电并网和消纳有关工作的通知,无不释放出风电行业进入稳定增长期的积极信号。从近期多家风电设备企业发布的2014年业绩快报中可以看出,无论是风机整机企业还是叶片、塔筒等零部件企业,业绩均出现明显增长。而随着我国风电行业逐渐趋于稳定,加之陆上风电上网电价下调带来的新一轮“抢装潮”,都将为设备制造商带来持续稳定的新增订单。
“抢装潮”带来新增订单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公布陆上风电标杆电价调整方案,规定将I、II、III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每千瓦时降低2分钱,调整后的标杆上网电价分别为每千瓦时0.49元、0.52元和0.56元,第四类资源区风电标杆上网电价维持现行每千瓦时0.61元不变。
在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市场开发中心总经理邹长宁看来,为了获得更高的电价,运营商在I、II、III类风区已经取得核准而未完工的项目会尽量赶在今年底前完成投产,今年预计会掀起抢装潮。这就造成开发商对风机的需求较为强劲,一定程度上会利好风电设备企业的新增订单。之后几年,由于开发商融资压力加大,开发规模将有一定程度下降,对风机设备需求将有一段“低潮期”。
然而,短期内市场需求剧增势必带来风电设备制造商加班加点生产,在风电设备高产的背后,所生产出的设备质量引发业界的忧虑。
“‘抢装潮’会引起风电产业链短期内供不应求。一些开发商为了尽快上项目,可能会向一些不具实力的厂商采购设备,为风电产业埋下安全隐患。”邹长宁说,风电产业经过这么多年的蓬勃发展,市场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市场需求对风机设备的质量关注持续提升,对设备商来说,技术门槛不断提高,国内风机性能和质量水平也在逐渐提高。
有专家分析认为,抢装行情带来风电设备需求放量的同时,对于机组性能和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国内风机单台大容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1.5兆瓦和2.5兆瓦风机已成主流机型,而大功率风机对设备部件及组装技术要求较高,这对金风科技、中材科技等设备龙头企业的利好将更加明显。
风电设备智能化趋势明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互联网+制造业”成为热词,而与风电行业紧密 相连的能源互联网正被业内津津乐道。在天顺风能董事长严俊旭看来,能源互联网也可看做是微网,这都离不开互联网,没有大数据支撑,很难做到实时、有效配置生产和消纳,这是能源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风电机组的控制类型多种多样,按驱动链结构可分为直驱、半直驱、高速传动链,发电机类型有双馈、低速永磁、高速永磁。在风电机组智能控制方面,变桨健康诊断、振动监测、叶片健康监测、智能润滑、智能偏航、智能变桨、智能解缆、智能测试都是风机智能发展的方向。
作为风电设备行业的后起之秀,远景能源正在进入互联网和能源的中间空白地带,在硅谷建立全球数字能源创新中心、在日本建立全球能效技术研究中心,开发智慧风场和智慧能源管理软件。远景能源从最初的智能风机的设计与制造,逐渐扩展到将智能传感、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支持的能源互联网领域。
早在2006年,针对风机发电效能较低、风机出质保率低于20%、后期运维繁琐低效等问题,远景能源就提出做智能风机的概念。经过研究实验,远景能源的风机上安装了约600个传感器,因此具备了自我诊断功能。如遇到风机传感器或部件跳闸,且风机运转未超过疲劳临界点,工作人员可选择远程复位重启,而非传统的拆开检修。经过改进后,风机发电效率提高了15%~20%。
事实上,风电设备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利用智能风机和智慧风场管理平台,结合物联网、云计算技术,风场一切数据和运转情况全部实现远程监控。采用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将所有的电气控制都由一体化的设计来完成,可以增加用户收益,提高可靠性和可用率、增加电量产出,降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将互联网、大数据的思维应用于风电设备制造和风电场运维当中。(来源:中电新闻网)
艾芙洛💐 2015-4-3 14:21:48
锡盟~山东特高压7个配套煤电项目获能源局批复
2015-04-02 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
阅读 95
纳入大气污染治理的12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建设有新进展。
近日,国家能源局向内蒙古发改委发函,同意锡盟煤电基地锡盟至山东输电通道配套煤电项目建设规划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大唐锡林郭勒电厂等7家,共862万千瓦煤电项目作为锡盟-山东特高压配套电源。
在此之前,内蒙古发改委向国家能源局上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煤电基地开发规划》、《关于锡盟外送电通道配套火电项目建设方案》。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服务内蒙古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能源局出具复函同意相关方案。
7个配套煤电项目
锡盟是国家9个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外送基地之一,目前确定实施锡盟至山东、锡盟至江苏泰州两条特高压外送通道。对于内蒙古和锡盟而言,特高压是煤电外送的生命线。
为推进大气污染治理,2014年6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的通知》,锡盟至山东特高压获得重点支持,计划2017年投产运行。2014年7月12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该线路,成为12条输电通道中首条获得核准的线路。
能源局复函显示,列入锡盟-山东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的配套煤电项目分别为:大唐锡林郭勒电厂、神华胜利电厂、神华国能查干淖尔电厂、北方胜利电厂、华润五间房电厂、京能五间房电厂、蒙能锡林浩特热电厂。除蒙能锡林浩特热电厂为2×66万千瓦机组后,其余均为2×66万千瓦煤电项目。
大唐国际发电、中国神华能源股份、神华国能、华能北方联合电力、华润集团、京能投资集团、内蒙古能源发电投资集团分别作为上述项目牵头单位,开展电厂前期工作。按照与特高压投产同步的原则,上述配套电源应在2017年投产发电。
内蒙古煤炭工业局副局长陈泽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锡盟特高压通道和电源基地项目前期准备工作早已启动,内蒙古在煤电基地布局多个新项目,一些电源点在特高压线路核准之前已经开展前期工作。
公开信息显示,在2009年前后,锡盟至山东省特高压项目就列入国家电网和地方政府的建设计划,但因特高压交流项目争议颇大,国家发改委、能源局迟迟未核准,一些与之配套的电源点也处于停滞状态。
在七个电源点中,神华胜利电厂为大型露天矿坑口电厂工程,2009年8月获得内蒙古发改委“小路条”,但此后一直处于停工状态。此次列入配套电源项目,使其获得新的机遇。
火电与风电、光伏打捆外送
国家能源局在复函中特别强调,内蒙古应积极利用锡盟丰富的新能源资源,支持规划建设风电和光伏发电。考虑能源结构调整和完成全国非化石能源比重目标的需求,充分发挥火电的调峰能力,与风电、光伏发电打捆外送。
在哈郑直流“风火打捆”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外送电量中新能源电量占比不低于30%,相应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另行研究安排。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总经济师白建华认为,将火电、风电、光伏发电“打捆”输送、共用输电通道,将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系统的整体经济性也将大幅度提高。“但需要根据受端用电量,合理规划新能源装机容量,确定火电调峰能力。”
在环境保护方面,能源局要求内蒙古发改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严格锡盟煤电基地的水土保持和土地复垦措施,制定生态修复方案;结合环境保护不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进一步优化电站布局,有效控制、减缓规划实施可能产生的不良生态环境影响。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大锡盟水资源保护力度,统筹当地农业、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用水,严格控制锡盟煤电基地地表水取用量。
此外,配套煤电项目要在符合《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相关规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严格准入门槛。
按照煤电节能减排行动计划要求,全国新建燃煤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低于300克标准煤/千瓦时,新建燃煤发电项目原则上采用60万千瓦及以上超超临界机组,鼓励西部地区新建机组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